原本就資訊爆炸的世代,在後疫情的催化下,網路加快訊息流通的速度,你可曾計算過,一天24小時中,會有多少資訊在身邊流竄?又有多少是騙人的!說不定根本還來不及消化這些訊息,哪有多餘的心力去辨別真假。
誰都不喜歡被欺騙,希望自己能多一點智慧,但除了那些與生俱來就有的天才腦袋外,智慧是必須靠學習日積月累建立起來的!
從小,父母師長不時提醒我們這個不要碰、那個不要摸,如果不是等我們長大懂事了,就是不聽話堅持去摸去碰,受傷痛過才學乖。相同的,在接收每條資訊時,如果沒有前人的經驗分享,那就必須靠自己去跌跌撞撞體驗了。

「那幾間公司財報看起來漂亮」
「這檔股票線型看漲」
「外資都走了,要崩盤了」
「法人也買,肯定不錯,快追」…
在投資領域裡,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類似的對話會出現。從基本面角度看,財報那麼多數字裡,確實很多只是寫漂亮假象、混淆視聽用的,看不懂也搞不清,最後只能別人說好就好,自己一點辨別能力都沒有。
同樣,技術面裡有大大小小指標,遊走在不同的線性上,哪一套技術才真正的有用?誰知道!他若說均線看漲、她則說KD看跌,到底該聽誰的好?與其你求神問卜找好股,倒不如學好技術找起漲點!
那麼,投資一定要靠他人的經驗值嗎?
生活中,可以因為被燙過,而知道熱水不能直接用手摸,但對於投資,大部份的人卻是沒辦法,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小散賠光了積蓄,還找不出進場/止損的關鍵。所以,如果當你發現在摸索的過程中,始終找不到有利的操作方式,或許就不該再堅持用自己的錢去當白老鼠了。
無論是工具書還是投資課,這些都是每個老師的經驗值分享,利用幾頁紙或者幾個小時,將自身一路走來修正挫敗的方法傳授出來,讓你知道何處是盲點?何處又不該受騙!如果該名老師的投資方式正確,且碰巧也是你操盤的邏輯思維,那絕對能有加分的效果~所以學習投資肯定不是壞事,而是你多次失敗後,應該慎重考慮改變命運的方法。
余博小叮嚀:知識無限,但智慧要靠學習及經驗的累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