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這段期間,學校改線上教學,工作允許者改為居家辦公,在家停留時間多,日子久了,不少人開始浮躁。自己住的小區裡,每戶人家門前有片屬於自己的小花圃,有人種花種樹,有人則喜歡種植蔬果,改造成專屬自己的開心農場。
花果蔬菜品種不同,開花結果時節也不一樣,每回經過小區沿路,總會發現驚喜,不是這家的花朵盛開綻放,就是那家果樹上的水果熟了,再不就是鄰居喜孜孜抱著剛收成的蔬菜來分享,在種植的趣味中,也增加了不少鄰居間的友好互動。
這幾天出門,發現鄰居菜園的茄子變紫了,這種圓形的芝麻茄子耐熱不耐寒,夏天果實可以長比較大,冬天長出來的果實就容易變形,所以一般2-3月播種,約3.4個月後就可開始採收了~
很多事就像種花種菜這般,是無法給出非常明確的數據,就像大蔥育苗到成熟耗時120天,也不代表每次播種的120天後都可以收成。要看種植的季節、使用的土壤、氣溫的高低、培育的環境等等,快一點95天就能採收,所以別要求要明確的採收日,就像別追問余博“景氣循環的確切日期”一樣…

航運股正熱,沒能早點跟余博上車的投資人,總眼巴巴的看著小控控每天漲,想買又不敢買,畢竟屢屢創新高氣勢,還是會怕自己就這麼套在山頂吹風了。可是心態就是這麼妙,既便是你恐懼在山頂,卻又不甘山頂一直被攻破,所以不少粉絲會希望知道這麼強勁的景氣循環,到底何時會殆盡?自己是不是還有機會賺上最後一波!
去年分享小控控時,無論是微博教學或者學員班的課程,景氣循環股的特性說了很多,但隨著他股價不斷地攻頂,近期又有人想要知道得更細,比如小控控的景氣循環到何時結束?並希望有精準的數據。
利用這篇文章,余博再深入解釋一下景氣循環的週期。景氣循環的週期多長,往往取決於當時供需的狀態,每個地區的總體性經濟活動會發生擴張、收縮、衰退再復甦的循環,至少需耗時15個月,因復甦的產業差異,有不同的週期,而且循環會有幾個經濟活動同時發生,因此一連串的波動,多半通稱持續期間一年以上至十年不等。
將產業做個細分,比如大致分是存貨型、設備投資型、建築類等,他們的循環週期就有所差異囉!
舉例,存貨類型,受影響的因素會有生產、銷售及庫存,這種變動比較方便調整,所以循環周期較短,大約3到4年。
而設備投資型,跟生產力的變動、技術改革創新、投資設備…等相關,這類需要革新的過程較長,循環可能有6至10年不等。
至於建築類的循環最久,其影響因素從房屋使用年限、住宅需求規劃,甚至到大工程的都市化發展,以這樣的邏輯去想,循環的週期絕對是10年起跳。
以此類推,當然還有更長期的影響因素,比如人口成長、資本累績、新資源開發等等,所以不是每個產業的循環周期都可以統一而論。
至於現在很多人關心的航運股,除了他本身因為電商的崛起,帶動運輸產業外,加上全球疫情限制活動範圍,更擴大對運需的依賴,因此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下,也造就該產業目前仍都可以維持上漲的行情。
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,航運業何時會走路衰退期?建議可以多看全球對產業的需求度,用宏觀經濟的角度去看去思考,或者你持續關注余博的微博,跟著我的腳步,走在經濟脈動的最前線!
余博小叮嚀:高深學問也要搭配實務應用,更能靈活變通每個巧妙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