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手中投資組合裡,預計財報的發布日多集中在八月中後,比起現在的稀疏,之後每天如雨後春筍般密密麻麻,我已經整天與一堆數字為伍了~
或許剛學財報的粉絲,研究幾檔就已耗費心力,更別提幾百幾千檔股票等著被你體檢,但其實若學會抓住觀察重點,比起觀看數以萬計無關緊要的數字,就會變得非常輕鬆!所以除了努力,更要用對方法。如果你不會方法,那就跟著余博先把方法學起來,之後才能更有效率去檢視你想要觀察的股票!
從財報公告至今,法人的投資組合裡,不少粉絲會有不解的地方提問,這些問題不外乎…
[為什麼某某股價不好,還會在法人的投資組合裡?]
[為什麼某某股票在名單內,但股價都沒漲?]
[為什麼某某股票在名單內,我買了卻沒漲,甚至還跌?]
……等
這些是不是也是你感到不解的呢?如果也有相同疑問的學員粉絲,表示對投資的各面相還沒有確實掌握,余博再把正確的觀念,幫大家複習一下。
財務報表簡稱財報,首先要記得財報是反映一間企業(公司)過去一段財政期間的財政表現,一季會公告一次。舉例,第一季的財報,是反映1月2月3月該企業的財政表現;上半年報是反映1到6月這半年來,該企業的財政表現;而年報就是反映去年1到12月一整年度,該企業的總體財政表現。
財報會利用量化的數字,來幫助投資人及債權人瞭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,進而決定該不該投資或可不可有借貸關係。也因為這些財報是經由公認會計原則下產生,所以有非常高的可信度,如果說企業最透明的公開秘密,那便是財報了~
余博曾說,法人與散戶最大的區別是資金。由於資金龐大,投資的首要條件就是避險,尋求穩健的投資方法是首選,所以如果剛好這也是你的投資理念,那穩健的公司就絕對是要看財報了!
繞回那些問題,既然我們知道財報是反映過去的數字,所以跟當下即時的股價,自然就不會有立即性的影響。如果一間企業的財報很好,表示他在過去這段會計區間裡,公司的會計結構是穩固的,如果投資這樣公司的股票,股價相對就比較容易掌握起承轉合,減少突然大震盪的可能性,也就相對投資的比較安心。
如果遇上財務結構穩固,營業利潤率又持續上升的好公司,剛好也是產業的景氣循環週期,天時地利的關係,如果在黃金買點分批佈局,那就真的可以賺到滿滿黃金!…但你看到一個重點了嗎?“黃金買點”佈局。
是的,當你看到一檔產業跟財報都正向成長的潛力股,還要找對買點啊!不是一知道是潛力股就趕快抱著全部資金進場,都不管現在是不是已經在高檔區,也忘記余博教的分批佈局,只一股腦兒地往前衝啊~然後就說自己受重傷了,這樣怎麼能說財報不準呢?
余博為什麼說『財報體檢表』,把公司比喻成一個人,財報就像我們去做的健康報告,上面的毛利率、營業利潤率、股東權益等等,就像體檢時,那些白血球數、尿蛋白、膽固醇等數字,它會告訴你這個人健不健康,哪個器官需要注意之類的。
但一個人的健康報告很好,不代表他不會感冒啊!倘諾此人受點小風寒,咳嗽了幾天,但吃藥休息過後,就能康復,並不會對健康報告上的數據有太大影響,他還是一個很健康的人。就如同你們現在看這間公司的財報很不錯,或許他現在有點小感冒,股價較低,或者股價已在高檔區,但因為本質好,所以修正後還是可以穩定成長。
因此當你看到股價不漂亮,卻在余博的投資組合裡,無需太意外,同樣在投資組合看到的股票,也不是暗示你現在要立刻進場,還是要搭配技術面,找到最好最合理的價位,才能真正獲利!
余博小叮嚀:投資向來不是衝動的事,先理解財報真正的用意,再學會善加利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