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運正火,余博搶先帶你挑下一檔璞玉!

  最近粉絲問我「為何他們買的景氣循環股跟想像中不一樣?沒能像余博舉例的航運股興旺!反而有氣無力的上上下下」我好奇反問他們都買些什麼產業股?答案是:防疫物資。

  這些因疫情熱賣的產業,邏輯上好像確實如此,舉例,這陣子停班停課的人增多,大家自主宅在家,泡麵罐頭、清潔用品、口罩手套等通通搶購一空,所以會關注到這類股票也算合情合理。只是… 這些並非是『景氣循環股』,應該比較算是『熱門股』!

  雖然造成景氣循環股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供不應求的不平衡現象,但供需的效期及嚴重度不同,如果硬要套在熱銷的防疫商品上,會更適合說是熱門產業。

  疫情發生是一個事件,沒人預料會有怎樣發展,群眾在突如其來的恐慌中,會很自然的去添購民生物資,造成“爆炸性”的供不應求。但這樣的熱門產業跟景氣循環股,在判斷上仍是有些落差。

  首先“事件”是會有告一段落的時候,雖然無法預知持續的時間是多長,卻很清楚知道,它是會結束的,而當鋒頭過去,帶動的行情就會隨之而去。

  其次,即使民眾想要大量囤貨,一般家庭屯放的空間有限、屯購的數量有限,想要因此撼動股價的能力也就有限,雖然股價會因搶購而水漲船高,不過跟外資法人的資金相比,推升的助力較微弱。

  另外這些需求突然增加的熱門產業,在生產量能上本來就是足夠供應的,事件發生可能需要趕工作進度,應付短暫的爆量訂單還是綽綽有餘。當需求回穩時,很快又能回到以往產量的水平。

 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推斷,雖然因為某個事件會出現一時的搶購潮,在事件過後,人們會先消化家中的囤貨,反而會造成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,導致產業股價下滑。

  舉例幾檔台股來看,這些是容易誤認的“景氣循環股”。可以看到在疫情爆發那幾天,確實因搶購物資,導致需求量大增,股價也隨之反應。但當大家都把物資補好補滿,需求量回穩甚至供大於需時,股價很快就下來,若當時去追這種熱門股,現在不就只能在山頂吹風了!

  景氣循環股的供需量持久度比較高,而且供給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,是無法消化完這些需求的。簡單來說,舉例航運產業,原本供需是平衡的,但隨著5G科技世代的來臨,宅經濟的興起,物流寄送量增加,而且會越來越多,這些是可以預期的。

  所以余博早在2019展望2020年時,就已經提到運輸業將是興起的產業之一!後來隨著2020年初疫情的爆發,更加速運輸業舉足輕重的地位,所以本就預期景氣循環的開端,績效也就相對更加顯著了!

  景氣循環是因大環境造成供需嚴重失衡,影響宏觀經濟上的變化,會需要時間力求調整,通常都會有三到十年不等的週期,但確切興盛的時效還是要依據實際供需的狀況為主。

  很多粉絲都在關心航運股的春天還有多久?你可以透過大環境市場上供需的狀況、國際貨櫃的價格等等來評估,再利用余博的操盤四訣在拉回時,分批進場佈局,但必須提醒價格越高,風險也相對增加,謹記要利用技術面且戰且走、步步為營。

  或者,如果你不想追高,增加投資風險的話,可以開始跟著余博來尋找下一檔景氣循環股!

  景氣循環股最吸引人的地方,並非它爆漲的熱點,而是在它醞釀時,你就已經發現這塊璞玉,而且在最漂亮的買點,已經分批進場佈局了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