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科技正熱,穩健型投資人也別忽略這產業

  又是一個雙十一,不過今天不是購物節的雙十一,而是1月11日星期一,就這麼巧,四個“1”它們又聚在一塊兒了!雖說不是電商平台的網路購物節,但新的一週開始,搭配好運氣的數字,顯得今天好像格外與眾不同~

  余博知道新年的開始,大家總習慣為自己許下新年新期許,當然股市也不例外,去年沒看準的,趁著新年就想穩抓漂亮行情。只是念頭人人有,真正懂得找對股票的人卻不多,而且大多贏家還是落在外資及法人等身上,市場上百分之九十是小散,卻始終沒能贏過那些百分之十的大戶。那我們就來聊聊怎麼才能佈局“對”的產業呢?

  或許有人會問:余博不是常說大戶與小散的區別只是在於財力,為什麼散戶失敗的例子仍多?但其實簡單的一句話裡,背後的付出有幾個人真正知道和做到?所以該認真學習的時候還是要去學。該畫的圖、該計算的數據、該研究的指標…通通都別偷懶,整天想著別人報名牌,小心中箭落馬、欲哭無淚!

  2019年尾起,經濟及股市就有活絡的現象,本來看好的市場卻被2020突如其來疫情給亂了套,但許多公司本身結構就很堅固,加上疫情間政策大力推動下,很快又站穩了趨勢,並且持續發酵。而2021的現在,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感受到,即使有新變種的病毒出現,也沒有再像當時那樣出現恐慌性的行情,可以說經濟體系逐漸穩定當中。因此,投資人紛紛想趁此找好股票準備上車。

  這一兩年大家的目光多集中在新經濟的科技區塊,以5G為首,半導體、物聯網、電動車、人工智慧等等,不可否認因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需求,加上中國整個轉型的政策優勢下,科技的延伸絕對仍是未來持續性發展的關鍵。但是,新經濟的商機不代表傳統產業的沒落,若說新經濟是一個追求的願景,那傳統產業就是一個民生必需的後盾,人類的進步永遠不能取代人類的基本需求,加上疫情迫使暫時封鎖很多區域間的往來,內需市場就相對來的非常重要了!

  中國優勢之一就是擁有夠大的內需市場,人民的需求足以推動傳統產業的收益。也許粉絲們有關注到2020新經濟產業的高漲幅,但其實也不該忽視傳統產業的漲幅比例也相當可觀。以貴州茅台為例,去年上半年實際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就高達226.02億元,較前年同期增長了13.29%,股價表現更是一路從960.10衝上如今的2000元關卡,所以別輕易忽視傳統產業因需求而創造的商機!

  投資這條路上,首要的條件就是避險,如果只光想著賺錢,忽略了風險的可怕,獲利回吐就可能常常發生在你身上了!所以當創新科技的熱絡發展下,確實獲利來的又快又急,但是如果公司本身結構堪憂,相對下來的速度也會十分驚人!

  因此,如果你是屬於積極型的投資人,那創新科技的新經濟,如電腦電訊、互聯網、工業自動化、新能源汽車、醫療設備等就很適合;但相對如果你是穩健型的投資人,國營企業或高市值等傳統產業,如白酒、能源、金融、房地產、公共事業等就可以列為參考。由於人民的基本需求變動較不會增減太過劇烈,因此跟創新產業相比,確實較為穩定。或者你也可以做完美的資金配置,依照個人投資習慣,按比例對新/舊產業做分配,藉此分散大幅震盪帶來的風險。

余博小叮嚀:執著於某產業和執著於股價沒什麼區別,同樣會局限自己判斷趨勢的能力,擁有正確的資金配置,才能讓你大財小財通通抓!

返回頂端